战地午餐:一场改变友军看法的伏击战免息炒股配资
1938年3月31日清晨,太行山区的响堂铺附近笼罩着一层薄雾。在一处临时搭建的野战指挥所里,几位国民党将领正焦急地来回踱步。第二战区第3军军长曾万钟扯着军装领口,不耐烦地抱怨道:朱总司令,您说的伏击战到底靠不靠谱?这都日上三竿了,连个日本兵的影子都没见着。 朱德总司令闻言爽朗一笑,拍了拍曾万钟的肩膀:曾军长别急,好戏不怕晚。我敢说,不出两个时辰,保管让各位都吃上日本人的罐头大餐。 这时,129师师长刘伯承抬腕看了看怀表,胸有成竹地补充道:诸位将军,今天这场'午餐会',保证让各位不虚此行。这番话让在场的47军军长李家钰和38军军长赵寿山面面相觑,脸上写满了怀疑。 其实,刘伯承对游击战的认识也经历过巨大转变。早年从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成归来的他,一度对毛泽东提出的敌进我退,敌驻我扰十六字诀不以为然。1932年宁都会议上,他甚至站在留洋派一边,认为游击战术不过是《三国演义》的皮毛。 直到第五次反围剿时,亲眼目睹李德指挥红军与国民党军硬碰硬的惨痛教训,这位军中孙武才真正领悟到游击战的精髓。湘江战役后,重新回到指挥岗位的刘伯承将游击战术运用得出神入化,在四渡赤水、巧渡金沙江等战役中屡建奇功。 抗战爆发后,八路军将领对战术选择产生了分歧。时任抗大校长的林彪主张与日军打正规战,而刘伯承则坚持游击战方针。1937年3月,他与张浩联名建议在敌后开展游击战,这一主张最终被毛泽东总结为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战略。 然而,国民党将领们对这套战法始终心存疑虑。就在不久前,八路军771团在石门口遭袭,曾万钟还嘲讽道:看吧,你们这是被日本人'游击'了!因此,当朱德邀请东路军将领观摩响堂铺伏击战时,97军军长朱怀冰等人直接拂袖而去,只有曾万钟等少数人抱着看热闹的心态留了下来。 上午9时许,山谷中突然传来汽车引擎的轰鸣声。日军辎重部队果然如约而至,在狭窄的山路上排成长龙。随着徐向前副师长一声令下,埋伏多时的386旅官兵如猛虎下山,将日军车队截为数段。两个小时后,当陈赓旅长提着缴获的日军罐头来到观摩点时,曾万钟等人惊得说不出话来。 这场漂亮的伏击战彻底改变了友军将领的看法。此后,连蒋介石都默许部下学习游击战战术。可惜大多数国民党将领只学到皮毛。1939年长乐村战斗中,曾万钟部临阵脱逃,导致八百多日军突围成功。 不过也有例外。李家钰将军将游击战术活学活用,在东阳关、中条山屡创日军。1944年豫湘桂会战时,他率部掩护友军撤退,不幸中弹殉国。赵寿山将军更是青出于蓝,不仅访问过延安,还在1947年起义加入解放军,最终以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身份参与解放大西北。历史告诉我们免息炒股配资,战术的优劣不在于形式,而在于运用之妙。正如刘伯承所说:一个优秀的将领,不一定要上过名校,但一定要在战争中学会战争。这场特别的战地午餐,不仅让友军将领饱餐一顿,更让他们见识了游击战的真正威力。
发布于:天津市红太阳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